春来万物生,人间好时节。当春天带着蓬勃的生机与希望翩然而至,当春风轻柔地拂过牡丹江畔,当冰凌花悄然绽放在山巅之上,万物复苏的画卷在牡丹江大地徐徐展开,人们心中对自然的向往便愈加强烈。前不久的清明小长假,我市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策划推出了系列特色文旅消费活动,近郊游、周边游人数剧增,省内游和省外游逐步增大,镜泊湖景区、中兴村、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威虎山影视城、横道俄罗斯风情小镇等均是游客首选打卡地,累计接待游客突破40万人次,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消费环境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也正式拉开了我市春季旅游的序幕。
多元化旅游产品,丰富游客游玩体验
初春的雪城,冰雪尚未消融,但抵不住春意萌生。自三月中下旬开始,在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内,被誉为“北国报春第一花”的冰凌花悄然绽放。金黄色的花朵顶着晶莹薄冰,迎着寒风舒展,显得格外耀眼迷人,形成“冰中花、花上雪”的奇观,吸引了众多市民及游客前往寻花打卡。
3月29日,以“赴春季之约·赏冰凌花开”为主题的牡丹江第二届冰凌花节在牡丹峰景区举行,让游客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冰凌花,还在游玩的过程中对牡丹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就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我市还推出了三条精心设计的线路——休闲之旅、自然之旅和文艺之旅,涵盖牡丹峰、珍稀动物园、非遗展览馆、阳明区生态农场、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镜泊湖、中东铁路机车库、横道河子小镇等地,部分景区也推出了优惠政策,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感受春日好风光。
“这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和推动文旅消费的措施,不但吸引了市民及游客参与其中,让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体验到牡丹江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文化,对文旅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市旅游从业者关先生表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更为直接地提升了人们的旅游体验,同时政策措施的推动也让旅游市场更加活跃,有力地促进了牡丹江文旅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转变思路抢抓市场,让“春日限定”焕发生机活力
春天,是大自然的一场迁徙,从南到北,缓缓而来。南国春色匆匆易逝,北方春意正悄然铺陈。接下来的牡丹江,连翘、杏花、梨花、杜鹃花、丁香花等花的花期将接踵而至。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镜泊湖景区熔岩台地是杏花观赏的最优之选,这里的杏花数量多,生长环境特殊,浓烈的黑色熔岩台地背景映衬着淡粉色的花朵,画面感极为震撼;“杜鹃啼罢花如血,雨歇青山日影斜”,每年春季,沙兰镇熔岩台地的杜鹃花都会刷爆朋友圈,紫红色花瓣热情而浓烈,仿佛春季不来这里,就没有真正到过春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林口县朱家镇、西安区红旗村漫山遍野的梨花,似雪如玉,花朵飘香醉人,徐徐清风过处,令人心旷神怡……
牡丹江的春,不像南方那般热烈,而是带着一种含蓄的美,像一首悠长的诗,缓缓吟唱。“春季旅游是牡丹江旅游提升发展的新机遇,进一步开拓春季旅游,要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有针对性地提供旅游服务。”相关专家建议,无论是春季旅游还是四季旅游,要转变思路,运用大数据探知未来市场,提前抢抓市场,增强对市场的引导。
双向奔赴“春来早”,让春游更有创意和惊喜
“这里不是苍山洱海,这里是海林子荣街!”随着天气转暖,连日来,海林市子荣街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街”,从子荣街一号空地俯瞰,一条笔直的公路,两侧松柏成行,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脚下,很有大理苍耳大道的既视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慕名而来,打卡拍照。
牡丹江历史悠久,文化绚丽多彩,“湖林雪边俗特红”七大特色旅游资源也吸引着大批游客。当前是旅游市场复苏关键期,我市旅游业界将如何抓住机遇?一位在我市旅游的游客说,在牡丹江的春季旅游体验中,既有惊喜,也有期待,期待自然风光里、美食中、娱乐体验活动中有更多创意。实际上,这也是我市广大旅游业界的努力方向。当前,业界正积极创新,从自然风光产品上梳理,从“你有我无,我有你无”角度推出让游客耳目一新的特色旅游产品,努力让游客在各个环节中都能有新鲜和意外的收获。
市文体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全市文体广旅系统将聚焦“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使命职责,突出全域化联动、全季节提升和全要素保障,高标准推进产品打造、特色培育、场景创新和市场优化等核心环节,聚力攻坚重点项目建设、全域全季旅游、旅游品牌塑造、特色产业发展、市场环境优化、攻坚公共服务提升、攻坚城市文化传承、繁荣体育事业等方面重点工作,推动全市文体广旅事业更具效益、更高质量发展。
春日探寻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是一场与春天的约会。相信不久牡丹江漫山叠翠、鲜花盛开的春日盛景,必将迎来八方宾客的如潮热情。